古代三篇识人小故事

HRsee 13195 0

关键词: 识人用人案例

HR案例网为朋友们分享一些古代的识人小故事,希望能让大家获得有益的启发。

古代三篇识人小故事

1、吕元膺下棋识人

唐朝时有个叫吕元膺的人,官至东都留守,他平时喜欢交友,有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便来投奔他,吕元膺待他们很好,但他交朋友比较细心,常常会通过观察到的一些细节来判断此人是否可交。

有一个姓任的士人来投奔吕元膺,吕元膺同样以礼待之,给他安排了份差事。吕元膺喜欢下棋,恰好任某也喜欢下棋,于是两人便经常在一起下棋。三个月后的一天早上,吕元膺忽然客客气气地对任某说:“我这儿人浮于事,难免会耽误先生的前程,还是另请高就吧,实在抱歉得很!”说罢,给他准备了一份礼物、为他送行,任某虽不愿走,但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带着礼物离开了。任某后来又到了另一个官员那里任职,但一年之后,就被那个官员的政敌用重金收买了,编造谎言诬陷那个官员,险些使其摊上牢狱之灾。

当初,吕元膺打发任某走的时候,许多人都不理解,就连他的子孙们也都不明白他为什么要那么做,但吕元膺也没有解释。直到十多年后吕元膺病危之际,他才语重心长对围在病床边上的儿孙们说:“为人处世,交朋友一定要认真对待,仔细选择。十多年前我在东都时,和一个姓任的门客相处极好,但有一天,我们下棋时,有人送公文来让我批,就在我批公文的时候,他趁我不注意,偷偷地换了一枚棋子。这样一来,局势顿时大变,他赢了那盘棋。其实,我当时用眼睛的余光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了,只是没有说破。但就是为了这么一枚棋子,我下决心把他辞退,不再与他交往。这虽是小事一桩,但我却从中看到他心迹可畏。

2、胡钧慧眼识才

胡钧,清朝人。道光三年,胡钧初到湖南为官时,兴学求贤,颇有政绩。乡里有一人名叫李星沅,自幼聪慧,5岁读书,12岁应童子试,17岁丧父,家道极度贫困,依靠母亲做女工维持家庭生活,母亲只得将他寄居在寺院中。当胡钧得知李星沅家境贫困的情况后,即在官署中设馆,请李讲学。道光五年(1825)李星沅28岁中举人,胡钧向主考官力荐李星沅,认为他是个人才,并每年补助李家白银数百两。还资助其进京赶考,使得李星沅安心读书求取功名,终于在35岁时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1833年36岁授编修。41岁后历任陕西汉中知府、陕西巡抚、江苏巡抚、陕甘总督。后李星沅被授予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赏戴花翎,成为清代名臣。而胡钧的慧眼识才也被人所津津乐道。

3、曾国藩吃饭识人

清朝易宗夔在《新世说》中记载了这件事:一代名臣曾国藩驻军安庆的时候,他的一个亲戚来投奔他,希望帮着找点事做,曾国藩就留下了他,准备日后给他一份差事。一个多月以后的一天,两个人在一起吃饭,饭里有一粒稗子,那个亲戚就把稗子挑出来扔到了地上,然后才吃那碗饭。曾国藩看到以后,就给他准备路费,打发他回家。那个亲戚问曾国藩为什么打发自己走,曾国藩说:“你平时不富裕,又没有在外面做过客,放弃种田来我军营才一个多月,吃饭的时候就把稗子挑掉了才肯吃,我担心你将来见异思迁,反而使自己受了拖累。”

从吃饭挑稗子这样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上,由小见大、由近及远地看出这个人有见异思迁的趋向,曾国藩对人的观察力非常人可比。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精选集

推荐阅读:

雍正重用李卫的识人用人例子

燕昭王识人用人的故事

人才是能力重要还是道德重要?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