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人力资源管理案例网

看中外名企是如何激励员工的

HRsee2424名企案例

关键词:

如何对员工进行激励,对于管理者来说,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有的管理者对员工撒出大把的钞票,发挥“钞能力”来激励员工;也有的老板给予员工更多的授权,对他们进行赋能,来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

看中外名企是如何激励员工的

这些手段并没有孰优孰劣,只有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HR案例网(www.hrsee.com)为朋友们分享一些中外名企员工激励案例,希望能让大家能获得有益的启发。

丰田:员工一年提出100万条建议

有的企业把员工当机器,当工具,这种认识无疑会打消掉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若想调动员工,激励他们,无疑让他们多向企业的各个方面提出宝贵的建议,然后管理层进行相应的采纳这种方式是最有效的。

据悉,日本丰田公司的员工每年会提出近百万条的建议,而这些建议被采纳后多带来的生产率的提升对公司来说,都能产生好几亿美元的经济影响。

纽柯钢铁:团队激励的秘密

美国纽柯钢铁公司(Nucor)已经成长为全美最大的钢铁公司,而它的员工只有25000人,管理人员才100人。它是如何做到这样业绩的?秘密就在于它的团队激励方案之中。纽柯通过调整薪酬体系,把每个人的注意力聚焦在一个点:实现资产价值和公司发展的最大化。纽柯一线员工的基本工资大约只有行业平均工资的75%,但是,只要团队的产量超过临界值,通常是工厂额定产能的80%,团队成员就会得到奖金。而且,奖金门槛是固定的,只有增加机器或整体产量时,才能调整奖金门槛。所以,员工就有了强大的动力去“榨干资产”,因为增加奖金的唯一方法就是在给定的资本数额下生产更多的钢铁。在实际工作中,这意味着员工们要发挥聪明才智,降低成本,加快作业流程。25000名员工发挥出的主动性和独创性,成为了纽柯显著的竞争优势。

海尔:人单合一,平台创业

海尔开创了“人单合一”模式,在海尔的平台上创建了4000家小微企业,释放了员工的创业能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员工的创造性。但一个拥有近4000个独立单元的公司,如何在技术和设备上同频?如何在不践踏这些小微企业自主权的情况下实现协调?秘诀就在于:协调和沟通时强调合作。在海尔,每个小微都属于一个平台,平台负责人的职责是找到跨小微协作的机会。有些平台会将经营类似产品的小微整合在一起,如洗涤、冰箱或视听产品;其他平台则专注于打造共享功能,如数字营销和大规模定制。小微们也依赖于平台的专业知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智能制造和营销平台,制造平台为大规模定制提供了技术支持,营销平台为小微提供用户信息。虽然这两个平台会制定标准,但它们不会发布命令。和其他小微一样,其内部客户的成功与他们的财务利益息息相关。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精选集

发表评论(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