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企业管理
我在工厂干了有20多年了,现在公司领导天天讲规范化管理,什么记录与表格非常的重要,但我认为这些表面文章没个鸟用。比如,缺什么物料,我到仓库扫一眼就知道个七七八八了。但领导们批评我这个思维是不对的,可他们又说不出什么一二三让我信服的所以然来。
请问一下群里的大佬,记录与表格到底有多重要?可它根本没有我扫一眼的速度快呀?所以请群里的大佬说点让人信服的干货?请不要搞那些虚头八脑玩意。谢谢了!
这种情况,绝大多数从基层提起来的干部都会这类的思维。因为工厂这几十年都是这么操作的,你突然的变革,这对他们来说很不适应。第一是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所以不管这记录是否真的实用,他们都会坚决地反对。第二是明知道这记录是有用的,可依然会抵制,因为这会降领导说这个重要,只不过是不想依赖于老员工的经验,也不想企业受制于他们,所以想把他们的经验变成了人人都会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这类的博弈只是表相,真正的本质是职场中为了生存之间的搏斗。推动规范化的领导要活下来,要为企业创造价值。如果第一步的工作没办法落实,也就是所有的数据装在老员工的脑子中,那对于领导来说,同等于瞎子呀!所以,这时候的领导所有的动作就是为了开光,也就是让眼中可见,不在是二眼一摸黑。低公司对他们经验的依赖性。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出发,他们必然会反对了。
领导说记录与表格很重要,只不过是不想依赖于老员工的经验,也不想企业受制于他们,所以想把他们的经验变成了人人都会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这类的博弈只是表相,真正的本质是职场中为了生存之间的搏斗。推动规范化的领导要活下来,要为企业创造价值。如果第一步的工作没办法落实,也就是所有的数据装在老员工的脑子中,那对于领导来说,同等于瞎子呀!所以,这时候的领导所有的动作就是为了开光,也就是让眼中可见,不在是二眼一摸黑。
员工也不是傻子,他们可精着呢。企业上升一个台阶后,有了人人都会的作业指导书,那他们的经验不是变的不值一文了吗?不值钱还不是最致命的,最怕的就是自己在公司没份量了,以平时自己在领导面前那幅拽样,被咔嚓的风险是极大的。所以为了自己能成为企业的常青树,也就是为了能继续舒爽地活下去,那肯定想尽一切办法的抵制了。所以这看似是规范化落地的艰难,其本质上是为了双方之间职场保命的博弈。
有人可能会讥讽道:“这样的人难怪20年也提不起来。”良心话,不是人人都具备上进心的,不是人人都想升官发财光宗耀祖的。当然,天上掉下个运气,升他们的职,加他们的官,发他们的财,这个他们也乐意的。升官发财光宗耀祖每个内心中必然有这块的念想。可这过程是在过独木桥,需要一个人极度的努力与付出的。当然,也有例外,就是你老爹是王健林,那又自当别论了。所以,遇到职场中20多年依然同样职位的,这类人群还是尽可能的不要从未来的发展上打动他们,他们仅仅只是想保住现状。结果做为领导的你,一上来就一顿猛操作,并且这还是革他们的命,你说他们能不反抗吗?
记录与表格重不重要?这不是问题的本质。你说记录可追溯性,通过记录稽查问题的源头,然后加以杜绝。哎呦我去!你让我做记录,然后出问题了通过记录查到是我犯错了,你真当我是个二傻子?这世上有这么傻B的人吗?你说记录的价值是它的共享性,这样企业就可以实现真正的全员参与管理了。我靠!本来犯错了就我一个人知道,完全可以浑水摸鱼逃过一劫的,结果你让我做记录,这不是等于脱光了衣服让大家查看吗?看看,规范化管理难以落地的本质是双方之间收益的严重不匹配呀!
所以,一家组织任何工作的开展难以落地,其本质是双方之间收益匹配的相互博弈。如果不了解问题中的本质,不去思考这里面双方之间的收益,那所有的动作或说手法必将毫无半寸之功了。
就像清王朝时期,闭关锁国的危害多少的仁人志士能清楚地知道,也迫切地想变革于我们华夏,但是没个毛线用。这不,戊戌之变的六君子,拿上了身家性命去搏斗,最后的结果呢?弄死六君子的这些人难道不知道科技的兴国?他们不知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所以,一家组织的变革受到的阻碍,其本质是动了他人的奶酪,这个时候,他们必然会像恶狗一样来护食了。
流程制度为什么在不少的中小企业难以落地?这里面有员工的思维僵化的问题,也有不少管理者对流程制度这块的理解不够透彻有很大关系。人家看不起空降兵,有时候也并不是空穴来风。看过有些干部编制的流程制度,居然跟百度上完全一样,我心说,这样编制的流程制度,在企业怎么能适用呢?
看过不少拿着U盘到处空降的高级干部,这U盘里面全是一些优秀的巨头公司的运作流程。有些直接把抬头的名称改了,可里面内容依然有不少原公司名称的,最恐怖的是标题的名称都没进行更改的。这类的流程制度,的确很难落地的。我打比喻,这套衣服在模特身上贼他娘的好看,然后你硬套到不到一米五的大胖子身上,这时候要么把胖子活活勒死,要么把这华丽的衣服给撑破了。这类情况,用在企业管理当中是一个道理。
什么是流程制度?流程就是指达成目标任务的方法步骤,也就是第一步怎么着手,第二步怎么操作,第三步怎么运行,一直到任务的完成为止。而制度就是你不按运作的流程操作的话,那就要进行相应的处罚。比如,红灯停、绿灯行、左车道不能在右车道上行驶,右车道不能在左车道上驾驶,这个人人都知道运行流程。但有些牛逼的人,无视这玩意,看到红灯直接开过去,这时候制度的威力就出来了。你红灯不停,我罚,你酒驾是吧?收你进去劳改,看你下次还敢不敢这么牛逼哄哄的?
怎么定制优质的流程?章义伍老师在他的《用流程解放管理》的课程说道:“流程编制的基本原则就是本岗位最优秀的操作步骤。”简单一点说,就是某员工在小组中效率是最快的,那我们就把他的操作步骤用文字的形式进行编写,然后让所有人按这方法开展工作。这时候同等于批量的复制,由一个人的高效,变成了无数人的高效。对此,这时候理论上来说流程制度给一家组织带来的是高绩效。
流程制度落地最大的难题是,人家优秀的方法步骤为什么要告诉你?本来就他一个人牛哄哄的,老板因为他的技术牛特别的看重,年底奖金拿到手上可是极度的厚实,这要是变成了人人都会的操作步骤了,那我在公司里还有多少的价值?这个核心问题不能破解的话,那所谓的流程制度化管理极可能胎死腹中。
教出来徒弟,饿死的是师父。这才是流程制度难以落地的根本。关于教出来徒弟,饿死的是师父这类的情况,可以借鉴一下海底捞的模式,不仅没有饿死师父,还让师父挣的盆满钵满。
对此,流程制度难以落地的本质依然是组织与个人之间收益的相互博弈。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