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人力资源管理案例网

进入外企500强的求职技巧

HRsee303职场求职

关键词:

2023年预计国内大学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这是一个多么恐怖的数字。现在大学生就业比以往将更加困难,一方面毕业人数越来越多,另外一方面企业招聘人数也在下降。为了能给自己在求职的道路上能走的顺利一点,我们不妨提前谋划,早做准备,可以学一些求职面试的技巧和方法。

进入外企500强的求职技巧

当大学生在公务员、进入国企等没有希望的时候,外企无疑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当在我们的印象之中,外企尤其是世界500强的门槛很高,普通学子只能望门兴叹。外企真的那么“高不可攀”吗?下面就来分享一下进入外企500强的经验,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有益的启发和帮助。

一、进入外企的最佳途径是内部员工推荐

内推是进入外企的绝佳渠道!其实,500强外企通过网络招聘的人员极其有限,通常不超过10%。也就是说,如果一家500强外企如果一年招聘100人的话,通过网络招聘的人也就不到10个人。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通过网络投简历而无法进入500强外企的根本原因。那么他们怎么招人呢?答案是通过内推。

500强外企都有员工内部推荐的奖励规则。根据职位的重要程度、紧迫程度、稀缺程度,推荐奖励从600元到10000元不等RMB,这成为外企员工的一个收入来源。通过内部员工推荐,外企能招聘到60~80%的人员!余下的10~20%,一般就是通过猎头来招聘了。

二、员工推荐是最高效的招聘方式

也许有人怀疑通过推荐招人,是否涉及到招聘环节的腐败,员工会通过这样的方式搭建自己的关系网。首先,这种疑惑是错误的。500强外企之所以希望通过内部员工推荐,是因为这种招聘方式最高效。因为员工是对本公司的文化,运作机制,工作习惯比较了解,因此在推荐人员的时候,自然会考虑到被推荐人能力是否达到本公司的要求,是否适合本公司的问题,因此,被推荐人往往经过了推荐人的第一轮筛选。而且,通常推荐人对被推荐人会比较了解,这种情况下,自然比从网络盲目地选人准确率高多了。

那么,是否会存在推荐人出于帮忙的原因,随意推荐的情况发生呢?

答案是肯定的,一定会有这种情况发生。但是,这毕竟是属于少数情况。因为外企中人,尤其是有丰富职场经历的人,都会明白一个道理 让一个好朋友,在并不真正适合自己的公司工作,其实是一种痛苦,也是对好朋友、对公司的不尊重,更是对好朋友职场生命的极大浪费。推荐好朋友,结果到底是帮他还是害他,外企中人一般还是有比较到位的判断,而且这点职场觉悟还是有的。况且,推荐的人员,也还是要经过几轮正式面试的,所以也不存在营私舞弊的可能。因此,公司也并不担心推荐会导致腐败。

三、怎样构建自己的圈子

首先,最理想的方式,是从自己最直接接触到的人群中间,选取几位外企人士,发展成为你的好朋友,他们可以成为你进入外企的助推剂。大家要知道,人这一生在职业发展上面,能够结交一些重要的朋友,他们关键时刻能帮上你,这是非常重要的成功关键因素。人在平时要有意识地为自己的将来做些铺垫。

在认识到构建人际网络的重要性之后,如果身边实在没有合适的人选怎么办呢?

第二个办法就是从自己的校友网络中寻找!如果是同系的更好,可以试着从系里的就业指导中心,系里的教授那里,或者从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了解有哪些校友在你最心仪的500强外企工作,或者跟目标公司同类的外企,然后请老师帮忙推荐,或者就是你自己直接给他们发邮件建立联系。

大家也许会有一些担心 我这样冒失地联系他们,人家会不会不理我啊?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绝大多数人都不会的,他们会很愿意对你有所指导,尤其是你们还是校友或者系友。只要你在邮件里表达相应的尊重和感谢,通常都不会落空的。因为很简单,如果我们假设进入500强外企的人员算是强者的话从职业的角度看,我们姑且假设他们比普通人稍微强那么一点点的话,这应该不算过分,也并没有贬低其他行业工作者的意思,因为从大范围的平均水准来看,500强外企的员工整体素质应该会偏高一点,那么强者也愿意帮助强者,你这样主动去联系他们,已经就表明了你在职业发展方面会比一般人稍微强一点,所以他们今天帮助你,也许明天你也会帮到他。

第三步,要是你也没有合适的校友,你还可以通过朋友介绍,或者朋友的朋友介绍在这么大范围的情况下,我相信你一定可以找到一位或者几位在你目标外企里认识的人选,直接给他们写邮件,介绍你的基本情况,表达希望在他们有空的时候请他们喝杯咖啡,请教一些职业发展方面的问题。这种情况下,也许有少部分人会拒绝,但是我可以肯定地说,大多数人还是会愿意帮助你的。一方面,你这样做,其实也是表达了对他职业发展的尊敬和羡慕,一般人是很难对仰慕自己的人表现冷漠的;另一方面,你也并没有请求他们做多困难的事情,只不过就是抽空喝杯咖啡聊聊天而已。在见了第一面之后,就可以慢慢建立起联系,让他们给你一些发展方面的建议,你可以按照你目标外企要求的标准来逐步调整自己。

在构建了圈子之后,我们就可以进入500强外企了吗?答案是未必!有的人,如果本身已经达到了外企的用人标准,那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怎样按照外企的用人标准来包装自己,从而越过挑选的那道坎;如果还没有达到那个标准,接下来就是要怎样制定一个计划来修正自己,从而达到那个标准。这是我后面还要给大家分享的。

四、如何通过出色的简历获得面试机会

有人推荐,只是说你具备了比大多数人更好一些的进入500强外企的机会,但是并不表示你就可以获得那个职位。具体来说,就是你已经进入到了那个60%~80%的多数范畴。因为被推荐的原因,而不是在那个不到10%的小范畴,所以你获得录取的机会比那些没有被推荐的申请者高了至少10倍!但不要掉以轻心,一份出色的简历是相当重要的。

很多人在写简历的时候,往往就是习惯性地堆砌自己的丰功伟绩,从网络上寻找时髦的模板,简单地改头换面,就炮制出了自己的简历,用这样的简历去申请500强外企的工作,简直就跟自杀差不多。

对于网络上流行的简历模板,和流行的各种面试技巧,外企的HR都是不屑一顾的,最让她们头疼的就是那些自以为聪明的模板抄袭者,除了名字不一样外,别的什么都一样!这样的简历,对于hr来说,就等于是电子垃圾,所以她们看简历的平均时间一般在58秒。

这是我跟好几位500强外企的HR朋友确认过的,也符合网络上的流传。大家可以动脑子想一下,你觉得外企招人是想招聘一些比较优秀的,跟很多普通人相比出类拔萃一些的呢,还是想招聘非常普通的人呢?大家用脚趾头都能想明白,肯定是想招聘比较出类拔萃的!

那么,如果你傻到去抄袭网络上千万人都会使用的通用模板,那无疑你把自己定位成了不会被外企录取的那些普通人了!抱歉,我这里不是说外企录取的一定是大牛人,不是普通人,大家不要误解。我的意思是说,如果你觉得外企录取的是小众,那么你就得把自己special的地方突显出来,让你跟那些不爱动脑子的人区别开来。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想要成为人人仰慕的事业成功人士,那么你就得做一些普通人不常做的事情,比如说别人看电视的时候你在看书,别人在玩游戏的时候你在勤奋地工作,等等,nopAIn,nogain。如果你事事都跟普通人做的一样,你的成就也多半跟大多数普通人一样了,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公平。所以,如果你想要成为被录取的少数幸运儿,就别想着事事、时时都去模仿普通人。

那么怎样才能写出可以获得面试机会的简历呢?

第一步,就是要仔细对照外企招人的JobDescription,简称JD,研究一下他们对应聘者有哪些具体要求,然后对照自己的经历,分析有哪些经历可以放进简历,做为自己满足职位要求的证据。这是写简历的根本要求!一定不要无的放矢,把自己夸得跟一朵花似的,可是如果对方需要的是面包,再美的花也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切记要从对方的需要出发来突显自己!这是很多职场新人在准备简历的时候经常不注意的地方!对于申请的目标职位,一般都是需要一份定制的简历,千万不要一份简历打天下。

其次,对于职位要求里面,自己有不能满足的地方怎么办呢?这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困境。告诉大家一个好的解决办法,就是通过强调类似的经历,来表明自己虽然没有直接的经验,但是已经具备了那样的能力。比如说,我有一位朋友申请一家500强外企的销售职位,但是她并没有销售经验,这是很大的一个gap,我就建议她在简历里面重点突出她做市场推广工作时,怎样有效地游说客户并最终打动客户的经历,并精心准备一个这样经历的生动故事在面试的时候讲述。结果她以刚工作一年的市场人员经历,目前已经通过了这家外企的三次面试,估计收到offer也就是很快的事情了。

所以,对于自己的经历跟职位要求之间存在的gap,千万不要回避,一定要认真准备,不要抱有任何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在求职竞争这么残酷的情况下,要相信墨菲定律。如果事情可能出错,就一定会出错。

五、怎样通过外企的面试关

首先,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面试是我们获取工作所必经的最后一关,也是我们自己最能真正有效把握的机会!因为简历的筛选,我们能做的只是用心写好自己的简历,然后发出去就只能听天由命了,个人在简历筛选上并不能做过多的事情,即使你再优秀,有再大的才智也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但是面试就不一样了,每一个环节你都在参与其中,你自己可以在很多程度上决定或者至少影响到面试官的最终抉择。因此,我们自己必须真正意识到 面试是我们表现自己的最好机会,那是一次时间短暂却弥足珍贵的机会,绝对不能轻易浪费掉!有了这样正确的态度和认识,那么为此做很多的努力就是非常值得的了。

其次,就是为面试做针对性的准备工作了。准备工作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仔细阅读职位说明,外企对招聘的职位通常都有很明确的职位描述,有哪些具体要求也都会写得非常清楚。仔细对照自己,看有哪些可以满足的,哪些不满足的。

对于满足的部分,挑选一到两个最关键的要求,选择自己符合该要求的经历,准备一个故事。注意,我不是要你去编造故事,而是把自己的相应经历按照一个故事那样去组织、设计,因为真实的经历必然就会涉及到时间、背景、任务、行动和结果,

这就是著名的STAR方法,S是Situation的首字母,表示事情发生的背景情况;T是Task首字母,代表在当时的情况下,你的任务是什么;A是Action的首字母,代表你当时采取了哪些具体的行动;R是Result的首字母,描述你取得了什么样的结果。通过这个方法,把你的经历就非常有条理地组织起来了。记住,我们面试不是简单地介绍自己的优点,而是通过讲述自己的相关经历,来证明我们具备了胜任应聘职位的能力。能把事情讲明白是最基本的要求,能把事情非常条理清楚、而且以让人很愿意听的方式讲述出来,成功的机会就增加了很多。而STAR这个方法,就是让你提前准备好自己的经历或者故事,在面试的时候就可以非常流畅、而且条理清晰地讲述出来。

当然,我们通常都会有不满足的地方,那怎么办呢?在准备简历的时候,我们已经讨论过解决办法了,准备面试时,就要更加认真地准备回答针对这个问题的提问。我们不要抱有任何侥幸心理,因为通常来说,面试过程中,这个问题会被提出来的,而我们怎样回答并让面试官信服,就是最终决定我们是否被录取的关键所在!所以一定要注意准备相应的类似经历,来表明你虽然没有所要求的那项技能或者经历,但是你具备类似的经历,或者令人信服的学习能力,你完全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弥补那个差距。

除此以外,在面试中一定要注意强调自己跟工作要求相关的优点。这是有些职场新人比较容易忽视的地方,他们经常陷入浮浅的自夸,只知道片面地强调自己的优点,根本就没有哪些优点是否企业所需要的。这也是很多人在面试中败北的原因。

六、草根怎样才能进入外企

好多在外面的朋友把外企想得比较难了。在我自己所接触的世界500强外企人员来看IT行业的世界顶尖外企 有学计算机的,有学旅游的,有学历史的,有学建筑的,有学医学的,有学哲学的,有学英语的,有学会计的,有学贸易的,有学法律的,等等,所以,专业不是问题;500强外企比较强调员工的多样化,相对来说,女性所占的比例更高一些,所以性别也不是问题;尽管外企有不少的美女、帅哥,但是大多数都还是相貌普通的人,还有个别的残疾人这也是外企的多元化要求的结果,长相比较困难的人也不少,所以,外形不是问题;有的毕业名校,更多的是毕业于很普通的大学,所以“出身”也不是问题。这些信息都表明,无论什么毕业学校,无论性别,无论专业,都有机会进入500强外企。

那么,到底哪些因素会决定一个人是否能进入500强外企呢?答案非常简单,我们自己!!具体来说,这关系到我们自己是否有明确的目标,是否有合理的计划,是否有坚定的决心。

举一个例子,一个朋友她毕业于大连的一所学校,计算机硕士,毕业后来到北京,目标锁定在外企,当时想去IBM,Oracle这样的知名IT外企,计算机专业也比较对口。在投了几轮简历之后,获得了Oracle的面试机会,但是面试主管觉得她还不具备外企的要求,所以没有录用。她并没有灰心,跟男朋友商量之后,决定做两到三年的准备之后,再申请500强外企的职位。

在有了这样的目标之后,她们就制定了一个计划,决定先从这些IT外企的外围公司做起。在继续找工作的过程中,陆续就收到了几个offer,有国营企业的,有私企的,有外包软件公司的。由于有了外企的目标,仔细分析之后,觉得去外包公司离目标外企最近。因为在外包公司,就是被派驻到外企IBM做软件测试,做的工作跟外企测试人员是一样的,只是身份属于外包公司。所以即使薪水当时并不是最高的,还是决定去外包公司。

在外包公司工作期间,坚持提高英语水平,阅读和听说都有明显进步。在外包公司做了才一年半时间,就成功获得了Oracle的工作机会。

所以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有目标,有计划,有决心是最重要的三个要素。有目标让你明白自己想到哪里去,有计划,让你知道怎么到达,有决心让你愿意付出必要的努力去做到。像这位朋友,要是没有目标,没有计划,那她很可能盲目地就选了个暂时工资高的公司进去了,而离她想要到达的目标却越来越远;如果没有决心,那她也不会有意识地去提高自己的综合技能,即使遇到再好的工作机会,也没有能力把握住。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精选集

发表评论(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