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人力资源管理案例网

周末未及时回复工作信息被辞退,公司被判支付赔偿金!

HRsee69经典案例

关键词:

员工在周末未及时回复工作信息而被公司严重警告,进而辞退处理!面对这样的局面,作为劳动者究竟应该怎么办呢?看了下面的经典案例,或许能给朋友们一些有益的启发。

周末未及时回复工作信息被辞退,公司被判支付赔偿金!

案例详情

张三是A技术公司的人力资源专员兼运营管理部专员。2020年10月的某个周六晚上21时左右,该公司在微信上通知张三第二天到广州出差。

第二天早上9点多,张三回复:“昨天身体不舒服,很早就睡了,没看微信。”随后,张三表示因家里有事无法前往广州。

该公司认为张三违反公司规章制度中“对来自公司同事的协作要求不理不睬或敷衍、推诿”的规定,给予严重警告处分,并扣4分。

后公司又以张三多次违反规章制度累计扣分达到公司规定的解雇条件为由,与其解除劳动关系

张三于2020年12月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该技术公司支付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未获支持后诉至当地人民法院。法院认定A公司应当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公司不服一审判决上诉。

二审法院审理后认为,公司的规章制度一般规范的系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的行为,该公司“对来自公司同事的协作要求不理不睬”亦应限定指工作时间内,而不应扩大到工作时间之外的休息时间。

张三在周末因合理理由没有接到A公司关于休息日加班及出差的指令,该情形与工作时间内对公司实时指令、同事协作要求不予理睬不能等同。 并且,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如非法定情形,劳动者对用人单位加班的要求可以拒绝。该公司事后以张三未能前往广州出差为由,认为他推诿同事协作要求,是对张三拒绝加班的惩罚。二审法院认为,该次惩罚不当,不予支持,并认为张三不存在多次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某技术公司应当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

网友声音

这起经典的劳动纠纷案例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烈讨论。 有网友表示:“反正我是做不到24小时随时待机,工作和生活本来就应该分得清楚一点,睡前将手机设置成静音是对我睡眠的尊重!”还有网友跟着表示赞同:“在周末收到工作消息,简直就是噩梦中的噩梦。” 另外,部分网友指出该公司后续的做法“缺乏格局”。“这种因为没及时回复消息就找借口给员工‘穿小鞋’的公司,格局也太小了,肯定走不长远的!” 还有网友赞赏了该员工的毅力,并对法院最终的判决表示强烈支持。“劳动仲裁的流程走下来,再到民事诉讼,挺费时间的,为劳动者的坚持点赞。”“建议这种判决能推广普及一下,毕竟劳动者加班经常没有合理的补偿,还被要求随时随地及时回复消息,打工人太难了。” 

专家解读

有专业人士指出,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即时通讯软件的广泛应用,使得在线加班、在线待岗成为常态,不少用人单位通过工作微信群、QQ群、电子邮件等方式在休息时间向劳动者发出工作指令,即使该工作指令可能仅需回复或者线上简单操作,也毫无疑问地影响了劳动者休息的权利。 

我国宪法、劳动法均规定劳动者享有休息的权利,劳动者的休息权应当受到保护。用人单位应当充分尊重并保护劳动者的休息权,尽量不在休息时间发布工作指令、工作要求。曾有专家呼吁要保护劳动者的“离线权”。

若确有需要,可事先与劳动者约定在某些特殊或者紧急情况下,保持通讯设备畅通以接收紧急的工作指令,并在此种随时待命的情况下应当给予适当补偿。劳动者则在不影响休息的情况下,秉持诚信原则,对用人单位的工作给予必要的协助和配合。

另外,HR案例网要补充一下,该公司明显是采用积分制的形式来对员工进行管理。但是建议企业采用这种形式的时候,应该是以奖励为主,惩罚为辅,不要本末倒置,将积分的激励作用变成了对员工的惩罚“紧箍咒”!

推荐阅读更多的hr经典案例:

与年终奖有关的劳动纠纷案例

一个不合理的小企业员工绩效考核方案

年底了,带薪年休假“自动清零”吗?

专业职场碰瓷人被法院识破

案例分析: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与改进建议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精选集

发表评论(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