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数据分析
作为老板,要了解企业经营的数据。这是企业存在的价值,也是企业经营的临界点。这里所说的数据主要是指民营企业经营活动的数据。
1.利润率:工业品9%以上、服务业15%~20%、快消品11%以上、代理业6%以上。利润率再低就没有价值了。
2.门店投资周期:2~4年。如果周期短,遇到风险期,企业很难渡过难关。
3.产品与终端销售价格:工业品100:135以上、服务业100:170以上、快消品100:135以上、代理业100:120以上。销售进货价与终端价差太小,企业没有利润。
4.老板与团队的销售比:80%:20%,为个体户;40%:60WO,为创业家:20cYo:80Yo,为带动型企业;109'0:90%,为系统型企业。要注重培养营销团队,解放老板。
5.欠款周期:合同周期内无欠款为优质企业,超过一个周期50%欠款为风险企业,超过一个周期80YO欠款为濒临破产的企业。应收款太多的企业没有竞争力。
6.系统管理团队:管理团队拿到15%~20%利润分红;无分红,则造成团队流失。要与团队形成利益共同体。
7.工业品库存率:低于30%为健康系统;快速消费品库存率一般为15%;服务业空置率,应不高于15%;代理商存货率,不高于年销售额15%。解决库存率的办法:对营销团队及总经理进行库存率考核,与40%的收益挂钩:考核库存产品打包销售方案等。
8.土地投资与非机械固定资产投资,占总投资比例不超过40%。太多固定资产投资,会挤压研发与创新投资。
9.销售人员出单率不低于1:8。合同履约率不低于80%。
10.企业利润率满足三项利益:研发与再投资,团队分红与奖励,股东投资回报。
11.企业应收款与预收款:预收款超过20%,为经营状况良好;预收款超过20%且产品交付率超过90%,为卓越企业:合同周期内超过50%的应收款,为困难企业或濒临破产企业。
12.工业品销售人员+制造人员,与职能人员的比例一般为8:1,服务业、快消品业,不低于4:1。职能人员在初期所占比例不能太高,因为经营人才要更多地承担培养人才的作用。
13.企业折旧,三级折旧:资产折旧,低值易耗品折旧,办公资产折旧。企业利润应超过当年折旧的总数额。
14.如果企业的利润=所有的税金+折旧+人员的增值培训+再投资,那么企业会走向死亡。
看数据,看企业,“产品力、系统力、营销力”是企业之灵魂,漂亮的数据源自企业这“三力”。(文章内容摘自贾长松著《经营的哲学 一位企业家的进化笔记》)
推荐阅读: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