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性文化一直是华为企业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任正非一直在否认它的存在,但这一点连老外也看出来了。《华尔街日报》就曾撰文写过“任正非推崇的狼性文化促进了华为的快速增长”,《哈佛商业评论》上也有篇文章,标题就是《华为的文化是其成功的秘诀》,文章中说到了华为在创始阶段特别强调员工的奉献精神。这不禁让人好奇,为什么外界推崇备至的华为狼性文化,任正非要矢口否认呢?华为的狼性文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下面,我们就为大家对华为的狼性文化进行一次深度的解读。
华为狼性文化来历
大家都知道任正非的背景是一名军人,也许他的“芳华”年代在部队度过,对军队有一种特殊的情怀。因此,任正非在华为对员工进行管理时,推崇的是军事化的管理。这逐渐形成了华为非常鲜明的一种军事文化,给外界极其深刻的印象。而狼性文化是怎么来的呢?其实华为的狼性文化与军事文化是相辅相成的。不知道大家去年有没有看过一部非常火爆的军事题材电影《战狼2》,为什么要用狼来命名电影?因为“狼性”可以充分代表电影中军人的精神力量——英勇、顽强、拼搏,不畏牺牲,狼性与军人精神是高度契合的。
所以华为就用军事文化来凝聚员工、来规范员工的行为,而用狼性文化去对员工的个性和精神进行鞭策,一个注重于行为规范,一个着重于精神塑造,两者可以说是相辅相成。华为的创始及成长阶段,正是依托着军事文化和狼性文化才能不断地成长、壮大,成长为一家世界级的名企。
华为狼性文化的表现
狼具有嗅觉灵敏、反映敏捷、对猎物集体攻击等特性,而华为的狼性文化的表现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敏锐的嗅觉
1、对于危机的嗅觉
这个在任正非身上体现的尤其明显。在外界对华为一片盛赞之下,可能华为的员工都有点飘飘然了,觉得华为已经是最为成功、最成熟的IT企业之一。恰在此时,任正非居安思危,在《华为的冬天》中阐述了华为面临的危机和挑战,以危机感警示员工居安思危,只有不断突破,在成功中挖掘进一步前进的机会,才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之道。这种危机预警能够让处于初创期的华为专注生产、注重研发和创新、不断进步,鼓励公司所有员工共同努力。
2、对于机会的嗅觉
这体现在华为的营销人员身上。狼嗅觉灵敏,能够迅速嗅到哪里有肉,华为的狼性文化希望员工能够有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及时发现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市场机遇,并对市场做出快速响应。华为需要有狼性精神的营销人员,而且把他们打造成一支支由“狼群”组成的营销团队。
第二,坚决服从
在一个狼群中,通常会有头狼,作为狼群的领导者,其它狼群对头狼都是绝对的服从。华为管理层的思想作风对企业的发展和定位影响深远,尤其创业初期,任正非的不少主张都得到了员工的认可,并带领公司员工和华为不断成长,这种服从型文化对统一企业战略目标和思想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提升企业凝聚力,让企业员工都朝一个方向努力。
第三,团队凝聚力
狼具有群体攻击的习惯,华为的狼性文化是指销售队伍应该像狼群一样,以一股整体力量向外主动出击,赢取市场份额。为抢占目标市场可不惜一切代价,但对自己的团队,要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团队合作不仅是跨文化的群体协作精神,也是打破部门墙、提升流程效率的有力保障。 也就是那句“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成为华为核心的价值观。
第四,奋斗拼搏
狼群具有不屈不挠,不舍追求的特性,华为的狼性文化在这一特性方面的反映有两点。首先,面对外部竞争,华为一般采用凶狠的价格策略,例如,在于中兴通讯的竞争过程中,华为通过优势产品的利润补贴来弥补劣势产品,与竞争对手打价格战,不惜一切手段抢占市场份额,占据市场领先地位。其次,华为狼性文化的奋斗拼搏精神体现在研发战略层面上,当研发人员面临技术创新需求和工作困境时,不屈不挠,奋斗拼搏是公司对员工的警示和要求。
华为狼性文化的劣势
虽然狼性文化给华为带来了极大地成功,但是它的劣势也在逐渐的显露出来——缺乏人文关怀。狼性文化虽能加强团队协作,鼓舞员工士气,增强员工艰苦奋斗精神,但是狼性文化亦存在凶残而缺乏人性的缺陷。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备受重视,员工渴望通过工作满足各种需要,在强压力的工作环境下,容易造成员工的不满情绪,影响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因此,狼性文化向人本文化的转型是新时期不少企业执行的企业文化策略,但狼性文化和军事文化是华为文化的根源,根深蒂固,不可轻易改变,可适当在现有文化中引入人本要素,鼓励员工艰苦奋斗的同时,给与一定温暖,正向激励与负向激励相结合。
华为的狼性文化并非局限于人力资源管理,还包含对产业链上的其它利益主体,比如华为执行的是零件不存货经营政策,这种政策模式下,一些居于下游的小型供应商往往需要自行承担较高的借贷成本,并且下游的低端供应商还需与华为共担风险,一次合作的失败就有可能面临倒闭。华为的狼性文化缺乏同情心,缺乏对这类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只顾及自己利益,而不顾其它友军的共同发展,对创造一个和谐发展和共存共赢的双赢合作更是缺乏思考。
以上就是通过几个方面对华为的狼性文化进行了一番解读,希望能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帮助和启发,不妥之处也请一并指正为感!
——————THE END——————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