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的人性化管理案例

HRsee 10835 0

关键词: 人性化管理 微软

人性化管理,指通过建立一种机制,使人性中的优点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使人性中的弱点得到最大限度的制约,构建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方向,使员工在实现企业目标的同时,以合法的途径实现个人的人生目标,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员工个人的需要、满足及一生幸福实现最佳结合。

微软的人性化管理案例

人性化管理是一种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感性管理模式,它不等于否定科学管理和制度管理,也不等同于“人情管理”。是需要企业的管理者用心来同员工进行交流,做到彼此了解,提高员工的满意程度,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尊重人性,尊重员工主体地位的良好工作氛围。海尔张瑞敏就曾经说过:要让员工爱企业,企业首先要爱员工。

HR人力资源管理案例网为大家分享微软的人性化管理案例,希望朋友们能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作为全球最大的一家跨国IT科技公司,美国微软云集了世界上许多聪明的人,曾经作为微软董事长的比尔·盖茨是怎样管理他们的呢?答案是人性化管理,或者说人格化管理,即充分尊重员工,营造一种没有

等级隔阂的文化制度。这种理念让员工非常认同,也让很多其他公司的员工欣赏。

在微软公司,每个职工都有独立的办公室或房间。办公室与办公室之间相互隔开,并且每个办公室都差不多大,比尔·盖茨的办公室也不比其他员工的办公室大多少。每个员工都有自主权,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布置和装饰办公室,任何人都没有权力干涉。

办公室的位置不是制度里硬性规定,而是让员工自由挑选的。如果有间办公室有几个人都想要,可以通过抽签决定。另外,如果第一次员工没有抽到中意的办公室,下一次还可以再选,直到满意为止。公司尊重每位员工的隐私,每个办公室都安装了门,微软公司的这种做法让员工感到很有意思,大家工作起来都感到很舒心。

在微软公司,停车场是没有等级划分的。不管是比尔·盖茨还是一般员工,谁先来了谁就先选停车位。但是即使如此,比尔-盖茨也不会因为找不到停车位而烦恼,因为他每天都比别人来得早。

微软的办公大楼没有时钟,这一点也是与众不同的。微软总部位于西雅图,办公大楼的主要材料是玻璃和钢材。地上铺着地毯,房间内散发着柔和的灯光。但奇怪的是,整座办公大楼内,居然没有一个钟表。大家凭良心上班,愿不愿意加班、加班多少都是自愿的。西雅图的天气阴天多,晴天少,只要出太阳且风和日丽,员工就可以到外面去散步。

微软公司免费给员工提供各种饮料,还置办了很多高脚凳,方便员工在公司里不拘形式、不拘办公地点地办公。当然,这种考虑与软件产品开发行业的生产特点有关,旨在营造自由宽松的工作环境,便于员工自由地思考和创新

微软的企业文化中,有一条是“无等级隔阂”。众所周知,等级隔阂是人与人沟通交往的巨大障碍,有了等级差别,人与人之间就容易产生隔阂。它会妨碍人们正常沟通,不利于企业凝聚力的增强,不利于团队协作。因此,微软在管理过程中。制定了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努力营造一种自由宽松的工作氛围。

正是靠着别出心裁的人性化管理,微软吸引了一大批富有创造力的人才,大家在独特的文化氛围里,享受在微软工作的时光,心甘情愿地留在微软。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精选集

推荐阅读:

ChatGPT吸引了微软的注意!

企业实施人性化管理的例子

人性化管理的小故事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