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管理原理在星巴克身上闪光

HRsee 23424 0

关键词: 星巴克 科学管理原理

科学管理原理是“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W·泰勒(1856-1915)开发的一种管理理论。尽管距今已经过去了一个多世纪,很多人也认为科学管理原理已经过时了,不适用了,应该被抛弃;可殊不知在现代那些非常成功的优秀企业管理活动中,人们依然能够找到科学管理原理的影子。我们现在就来看一看科学管理原理在咖啡巨头星巴克的身上是如何闪光的吧。

“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W·泰勒(1856-1915)

泰勒提出的科学管理原理有四个基本组成要素:

第一,形成一门真正的科学。

第二,科学地选择工人。

第三,对工人进行教育和培训。

第四,管理者与工人之间亲密友好地合作。

星巴克如何体现出科学管理原理呢?

科学管理原理在星巴克身上闪光

挑选专业的工人

星巴克为了始终如一的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星巴克对各个门店的“合作伙伴”(注:星巴克将员工称为合作伙伴)有着专业的任职资格要求,对他们进行严格的挑选。比如说咖啡门店里的值班主管,星巴克要求必须是大专以上学历,一年以上的类似工作经验,并且要在在3个月内通过管理课程考核,以达到星巴克的值班经理标准,而对于店副理,除了大专以上学历之外,星巴克还要求三年以上的类似工作经验,以及在6个月内通过管理课程考核,以达到星巴克的店副理标准。对于店长,星巴克一般就是从副理中选拔出来。不管是在零售门店,还是在支持中心,星巴克的每个员工都要出色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只有这样才能在顾客服务中取得成功。

对工人进行教育和培训

在星巴克,有一个“轮岗发展计划”,这个培养计划为期两年,在星巴克的西雅图总部进行,该计划旨在培养强大而成功的领导者,以促进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同时也能让公司业务增长。除此之外,星巴克为美国的兼职或全职的合作伙伴提供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在线课程,他们能从80个不同本科专业中选择进行学习,当符合条件的合作伙伴在首次获得学士学位时就能获得星巴克100%的学费支持。

2012年星巴克(中国)大学成立,它向中国伙伴提供全面深入的咖啡课程、领导力培训,及人文相关的课程,持续致力于提升中国伙伴的个人成长及事业发展。

管理者与工人之间亲密友好地合作

以星巴克中国为例。2018年9月,星巴克中国再次获得由怡安(Aon)评选的“中国最佳雇主”称号。这也是星巴克第四次蝉联该项荣誉。这也是5万多名员工对于星巴克中国的再次肯定与褒奖。星巴克从人文视角出发打造的独特企业文化价值观,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致敬与融合,为中国伙伴营造了温暖而有归属感的“家文化”体验。

进入中国市场近20个年头,星巴克先后创新推行了多项领先行业的本地化伙伴福利计划,包括覆盖全职伙伴配偶及孩子的全面人寿保险、意外保险与医疗保险,兼职伙伴也能享有的“咖啡豆股票”计划,以及独具特色的“伙伴回家”、“住房津贴计划”、 “伙伴识天下”等众多伙伴投资项目。去年,星巴克为中国伙伴开创性推出的“父母关爱计划”,由公司全资提供伙伴父母重疾保险,截至今年8月已惠及16,000多名伙伴家人。

星巴克视员工为伙伴,视员工为家人,营造出企业与员工,管理者与员工之间亲密友好的关系,激发出了员工的敬业度和工作热情。企业对员工友好,员工同样也会对顾客友好。

总结

从以上分析看来,科学管理原理的应用是星巴克广泛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这证明泰勒的见解在今天仍然有效,即使它开始于一个世纪之前。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精选集

推荐阅读:

视频PPT案例:星巴克的人力资源管理

星巴克之父与比尔·盖茨

星巴克终于圆了世界500强之梦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