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杨森公司的人性化管理案例

HRsee 9050 0

关键词: 西安杨森 人性化管理

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成立于1985年10月,是我国最早的一家合资制药企业,总部在北京,工厂在西安。合资中方以陕西省医药工业公司为代表,外方为美国强生公司的成员比利时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总投资1.9亿元人民币,注册资本比例为外方占52%,中方占48%。合资期限50年。

在西安杨森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充满了浓厚的“以人为本”的气息,HR案例网为朋友分享西安杨森公司的人性化管理案例,希望大家能从中获得有益的启发。

西安杨森公司的人性化管理案例

一、严格管理,注重激励

合资企业的工人和中层管理人员是由几家中方合资单位提供的。起初,他们在管理意识上比较涣散,不适应严格的生产要求。有鉴于此,合资企业在管理上严格遵循杨森公司的标准,制定了严格的劳动纪律,使员工逐步适应新的管理模式。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中国员工尤其是较高层次的员工中,价值取向表现为对高报酬和工作成功的双重追求。优厚的待遇是西安杨森吸引和招聘人才的重要手段,而不断丰富的工作意义,增加工作的挑战性和成功的机会则是公司善于使用人才的关键所在。在创建初期,公司主要依靠销售代表的个人能力,四处撒网孤军奋战,对员工采用的是个人激励。从“人员、职位、组织”匹配原则出发,选用那些具有冒险精神、勇于探索、争强好胜,又认同企业哲学对企业负责的人作为企业的销售代表,主要是医药大学应届毕业生和已有若干年工作经验的医药代表。此时,西安杨森大力宣传以“鹰”为代表形象的企业文化,“鹰是强壮的,鹰是果敢的,鹰是敢于向山巅和天空挑战的,他们总是敢于伸出自己的颈项独立作战。在我们的队伍中,鼓励出头鸟,并且不仅要做出头鸟,还要做搏击长空的雄鹰。作为企业,我们要成为全世界优秀公司中的雄鹰”。

二、注重团队建设

在1996年底的销售会议中,集中学习并讨论了“雁的启示”:“当每只雁展翅高飞时,也为后面的队友提供了‘向上之风’。由于组成V字队形,可以增加雁群71%的飞行范围”,“当某只雁离队时它立即感到孤独飞行的困难和阻力,它要立即飞回队伍,善用前面同伴提供的‘向上之风’继续前进。”大学毕业后曾在中科院的一家研究所工作过四年的一位员工感受颇深:“西安杨森吸引我的并不是它的薪金,而是这种团结向上的精神。”

三、充满人情味的工作环境

每当逢年过节,总裁即使在外出差、休假,也不会忘记邮寄贺卡,捎给员工一份祝福。在员工过生日的时候,总会得到公司领导的问候。员工生病休息,部门负责人甚至总裁都会亲自前去看望,或写信问候。员工结婚或生小孩,公司都会把这视为自己家庭的喜事而给予热烈祝贺,公司还举办过集体婚礼。公司的有些活动,还邀请员工家属参加,一起分享大家庭的快乐。主办的内部刊物名字就叫《我们的家》,以此作为沟通信息、联络感情、相互关怀的桥梁。

经过公司的中外方高层领导之间几年的磨合,终于形成共识:职工个人待业、就业退休保险、人身保险由公司承担,由部门专门负责;员工的医疗费用可以全部报销。在住房上,他们借鉴新加坡的做法,并结合中国房改政策,员工每月按工资支出25%,公司支出35%,建立职工购房基金。这已超过了一般国有企业的公积金比例。假如基金不够,在所购房屋被抵押的情况下公司负责担保帮助员工贷款。这样,在西安杨森工作4到6年的员工基本上可以购买住房了。

四、加强爱国主义的传统教育

1996年11月22日,西安杨森的90多名高级管理人员和销售骨干,与来自中央和地方新闻单位的记者及中国扶贫基金会的代表一起由江西省宁冈县茅坪镇向井冈山市所在地的茨坪镇挺进,进行30.8公里的“96西安杨森领导健康新长征”活动。他们每走3. 08公里,就拿出308元人民币捐献给井冈山地区的人民,除此以外,个人也进行了捐赠。公司还向井冈山地区的人民医院赠送了价值10万元的药品。

1996年冬天的早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出现了一支身穿“我爱中国”红蓝色大衣的30多人的队伍,中国人、外国人都有,连续许多天进行长跑,然后观看庄严肃穆的升国旗仪式,高唱国歌。这是西安杨森爱国主义教育的又一部分。

前任美籍总裁罗健瑞说:“我们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使员工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使我们企业更有凝聚力。因为很难想象,一个不热爱祖国的人怎能热爱公司?而且我也爱中国!”

西安杨森的这些人性化管理举措,并没有触及公司的管理制度,也没有建立在任何对员工的宽松与纵容之上。它们都是在公司规范的大框架下的良性运作,因此赢得了员工的心,而对于企业来说也不是什么负担。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精选集

推荐阅读:

企业实施人性化管理的例子

人性化管理的小故事

詹姆斯·古德纳特:人性化管理的威力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